2025年開年以來,全國大部地區氣候呈現明顯的“暖、干”特征,氣象干旱主要在華南、長江中下游及陜西、河南等地階段性、區域性發展。前期(1-4月)旱情集中在華南和長江中下游;4月后,北方陜甘寧晉豫等地干旱持續發展;5月下旬北方迎來降雨,旱情有所緩解,但西北東部、華中西北部等地仍存在中到重旱。
一、全國氣候總體“暖、干”特征顯著
氣溫偏高: 1月1日至5月28日,全國平均氣溫6.0℃,較常年同期偏高0.8℃。河南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蘇、上海、西藏平均氣溫創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,陜西為第二高。華北東南部、華東中北部、華中大部及吉林東北部、內蒙古中部和西北部、新疆北部、西藏大部、陜西南部等地氣溫偏高1~4℃。
降水偏少: 全國平均降水量152.7毫米,較常年同期偏少9.2%。西北地區中東部、華中北部和中部、華東中部和南部、華南中東部、西南地區東北部及新疆南部、青海西北部等地降水偏少2~8成,其中新疆西南部偏少8成以上。
二、干旱發展呈現明顯階段性與區域性
年初(1月): 受氣溫高、降水少影響,華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氣象干旱迅速發展。1月22日,中旱及以上面積達到階段性高峰,其中特旱面積達69.6萬平方公里。
1月底至3月上旬: 長江中下游大部及南方大部地區干旱先后得到緩解。
3月下旬至4月中旬: 華南和長江中下游氣象干旱再次發展,同時華北、黃淮等地干旱開始露頭。4月18日,全國中旱及以上氣象干旱面積達201.8萬平方公里(其中特旱47.7萬平方公里),為階段性最大。
4月下旬至5月上旬: 南方大部受多輪降水影響,干旱基本緩解。
4月至5月下旬(北方為主): 陜甘寧晉豫等北方地區氣象干旱持續發展。5月21日,中旱及以上面積再次達到高峰,其中陜甘寧豫晉5省(區)的特旱面積達35.1萬平方公里。
5月下旬至今(緩解與持續): 北方旱區大部出現小到中雨(局地大雨),氣象干旱有所緩和。當前(5月28日): 西北地區東部、華中地區西北部等地仍存在中度及以上氣象干旱,其中陜西南部、河南西部、甘肅南部等地為重旱,局地特旱。
三、干旱影響不容忽視
3月以來,旱情對部分地區造成實際影響:
農業影響: 河南、陜西、甘肅、內蒙古累計13市52縣(市、區)發生旱情。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等地灌溉不足的麥田長勢偏差。華北西部、黃淮西部、西北地區東部等地土壤持續輕至重度缺墑。
疊加災害: 河南中西部、陜西關中、山西南部出現干熱風,與干旱、高溫疊加,嚴重影響小麥灌漿及作物播種出苗。
森林火險: 山西、河南、陜西、甘肅、寧夏等省(區)部分地區森林火險氣象等級較高。
近期變化: 北方旱區旱情緩和,冬小麥灌漿氣象條件趨于好轉。
四、未來干旱發展趨勢展望
中央氣象臺預計:
短期(未來三天): 甘肅東南部、陜西南部、河南西南部、四川東北部等旱區將有一次明顯降雨過程(以小到中雨為主,局地大雨),有助于進一步緩解旱情。
中期(6月): 預計北方旱區降水增多,旱情將會有所緩和。
(文圖來源網絡,若涉及侵權或造成歧義誤解,請聯系作者刪除)